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加快推进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市智专委组织召开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申报)专家工作组座谈会

信息来源:市智专委   发布时间:2025-03-14   阅读次数:129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之际,3月12日,市智专委组织召开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申报)专家工作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市智专委主任陈炳荣、副主任高伟国、董嘉奋,市经信局产业数字化处处长郑波出席。

1.jpg

会议传达了《宁波市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申报)指导服务工作方案》文件精神,专家和企业代表结合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相关政策、文件、要素、场景及申报等开展了分享交流,并对市智专委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申报)专家工作组2025年度工作思路和计划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陈炳荣主任指出,市智专委组织召开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申报)专家工作组座谈会,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落实工信部、省、市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的工作部署,研究提出智力支撑服务我市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工作思路和计划。
 他强调,作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十年来,我市智能制造积累了丰厚的实践基础,涌现了一批标杆典型企业,形成了“四次布局、四个范式”宁波模式,成为全国首个单项冠军“百冠之城”,在打造以最具代表性智能工厂的新一轮智能制造升级版进程中,宁波有基础、有条件,更要有热情和动力。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工作总体思路和要求是,与中小企业数智化改造全覆盖、新型技术改造、“AI+制造”、绿智融合、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等工作相结合,把培育工作和评价认定贯穿于生产制造全过程、产品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供应链全链条、管理运营全要素,全面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建评贯通”,下阶段工作要着重把握三个方面,一是要明确目标、认清形势,深刻理解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的背景、意义和必要性。深刻理解智能工厂建设正从单一环节的技术优化向产业链全维度深度融合演进,进入了从单点突破向全链条协同推进的新阶段,是新一轮智能制造的主要载体,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主战场,我市需在单项冠军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基础上,总结借鉴成功经验,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力争在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工作过程中形成领先优势。二是要摸清底数、把握节奏,学深悟透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的内涵、策略和路径。注重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认真理解内涵,横向上要分析智能工厂发展历程中的变化,纵向上要分析研究相关要素条件、基本要求、场景指引的差异;注重从分层与分类两个角度把握推进策略,分层推进上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分类指导上根据行业特征、企业规模及区域特色与差异性制定针对性方案;注重从存量与潜量两个源头找准培育路径,存量上要统筹分析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浙江省未来工厂、浙江省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企业,形成先进级、卓越级智能工厂培育库,潜量上要兼顾市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企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达到三级及以上企业及新建或改造厂房企业,形成基础级智能工厂培育库。三是要深化服务、强化协同,助力我市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申报)出更多亮点和创新点。专家工作组要当好“诊断师”,提升服务专业性,深入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相关政策指标对比分析研究,依托专家进重点乡镇(园区)行等活动,统筹开展“一企一策”深度调研与常态化辅导,为企业提供可操作、可落地的顶层规划辅导、“量身定制”申报服务方案和提出低成本、模块化解决方案。要当好“辅导员”,坚持专家服务公益性,依托联盟(协会)及集团,组织分行业、分层次培训,解读政策、分享案例、组织观摩,提升企业认知,推动经验复制推广。要当好“协调员”,强化工作融合性,积极与国家智专委对接、与市、区两级经信部门协同、与委内其他专家工作组联动,拉通“产学研用金”多方资源,以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牵引智能制造技术、装备、软件、标准、解决方案等系统性整体性跃升。
 市智专委综合部、技术部、规划部相关负责人,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申报)专家工作组代表,镇海炼化企业代表,市智造联盟(协会)负责人参加会议。